设计能

查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设计资讯>查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惊艳!那些西方建筑有让你心驰神往的吗?

[原创] 时间 : 2021年5月24日 09:32浏览 : 来源 : 设计能资讯中心 编辑 : 小能


  建筑,被誉为「凝固的音乐」,是力与美的构建,是空间和结构的完美融合,颇富视觉冲击力,能让我们由此获得多维的感知和联想,身临其境时,使我们深深陶醉并为之迷恋......

  听闻远方有你,动身跋涉千里!

  历史地理书、画册上看到的那些美轮美奂的西方建筑,你可曾记得?设计圈时常听闻那些高大上的建筑,其各自的风格流派,你是否耳熟能详?「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庭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这些风格流派又是如何区别的?

  ......亲爱的你,是否和我一样充满疑问,同时又心驰神往呢?

  带着些许期待,设计能梳理了西方建筑随着历史演变而分化发展出的不同风格特征和相关经典佳作。下面跟小编一起来赏析,看看有哪些能惊艳到你呢~


  01

  希腊式建筑特征「三角形门楣+希腊柱」

希腊式建筑
希腊式建筑

  众所周知,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是欧洲建筑的鼻祖,古希腊建筑大约形成于公元前8~前1世纪,后世许多流派的建筑师都从中得到借鉴。

  古希腊是一个充满神话的国度,各个城邦建高大精美的神庙、竞技场、会堂旅舍等公共建筑。

  希腊式建筑特征基本为「三角形的门楣」+许多根承重的 「希腊柱」。

  成熟的柱式有三种「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

希腊柱
希腊柱希腊柱

希腊柱

  多立克(男人柱):建在阶座之上,柱高与柱直径的比例是6:1,雄健有力,象征男性美。

  代表建筑:帕特农神庙

帕特农神庙

  爱奥尼(女人柱):竖在一个基座上,柱高是其直径的8-9倍,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富有曲线美,外形纤细秀美。

  代表建筑:胜利女神神庙

胜利女神神庙

  科林斯:爱奥尼克柱式的变体,柱头以毛茛叶纹装饰。

  代表建筑:雅典宙斯神庙

               科林斯代表建筑:雅典宙斯神庙
 


  02

  罗马式建筑特征「希腊建筑风格+拱」

  罗马人征服了希腊后,罗马建筑就在希腊建筑基础上加上了「拱」。

  罗马人发明的混凝土(用火山灰岩、石灰和水拌成的石浆,再加上碎石或碎砖)非常坚固,足以支撑大跨度建筑(大拱门、大圆顶、大拱顶都能独立),从而成为世界建筑史上划时代的创举。

  代表建筑:

       1. 巴黎先贤祠

     巴黎先贤祠2
    巴黎先贤祠

  2.罗马万神庙(圆顶加在后面)

万神庙透视图

        3.华盛顿国会山(圆顶加在上面)

国会山

塞维鲁凯旋门(圆顶加在里面)

        4. 塞维鲁凯旋门(圆顶加在里面)


     03

  拜占庭式建筑特征「罗马式的拱+尖」

  拜占庭式的建筑风格特征是将罗马式的风格 「拱」上面收个「尖」。

圣索菲亚大教堂1

  罗马帝国随着君士坦丁大帝的去世,分成东、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明,交融、碰撞,形成了与罗马式大同小异的建筑风格——拜占庭式建筑(像捷克、波黑);而西边保留了罗马式建筑(像法国、意大利)。


  拜占庭建筑屋顶造型是「穹窿顶」(洋葱头)。建筑构图中心十分突出,高大的圆穹顶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周围建造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圣索菲亚大教堂6


  代表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5
圣索菲亚大教堂



  04

    哥特式建筑特征「高瘦+尖」

  公元200年,欧洲哥特部落劫掠罗马。罗马帝国覆灭,到了中世纪天主教成为了西欧的唯一宗教。神权时代来临,建筑风格以拉丁十字构图为主。

  哥特式建筑的风格特征是「高高瘦瘦+尖尖」,尖塔高耸(越加接近上帝)、尖肋拱顶、飞扶壁、玻璃百花窗,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

 

飞扶壁 (2)
飞扶壁3

飞扶壁

尖肋拱顶
尖肋拱顶

  有了尖肋拱顶和飞扶壁,建筑可以做得很高,是一种“飞升”的建筑格局,让人有一种离开地面或尘世的感觉。


尖肋拱顶3

尖肋拱顶4

尖肋拱顶

  代表建筑:

  1.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3

  2. 米兰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

  3. 巴黎圣母院

  高耸而中空的建筑镶嵌有彩色玻璃的长窗(蓝、红色玻璃代表天堂和基督之血)拼出圣经故事,庄严肃穆又神秘灿烂,改变了罗马式建筑因采光不足造成的沉闷压抑感。

巴黎圣母院 (2)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3

  巴黎圣母院2

  05

  文艺复兴式建筑特征「对称+方圆几何形」

  十五世纪,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在意大利出现文艺复兴式建筑,后传播到欧洲其它地区。

  文艺复兴式建筑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擅用数学和几何学关系如黄金分割、正方形等来确定美的比例和协调的关系。其特征是左右对称,灵活变通,将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同古典柱式融合在一起,布局呈方形、圆形等几何形。

  代表建筑:

  圣彼得广场

圣彼得广场

圣彼得广场2

枫丹白露宫
枫丹白露宫2

枫丹白露宫3

 

    06

       巴洛克式建筑特征「土豪炫耀+新奇+幻觉」

  巴洛克式建筑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在原本的文艺复兴建筑上,添加新的华丽、夸张及雕刻,以其「丰富的创造力」和「空间造型能力」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其风格的特征为:

  1. 炫耀财富: 大量使用贵重材料装饰和雕刻,色彩艳丽,珠光宝气。

  2. 追求新奇: 标新立异,建筑形象和手法层出不穷,赋予建筑实体和空间以动态感(波折流转或对撞冲突)。

  3. 幻觉效果:打破建筑、雕塑和绘画的界限和结构逻辑,使其相互渗透;采用非理性的组合,取得反常的幻觉效果。

  代表建筑:

  1.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1

凡尔赛宫2


 2. 拜罗伊特歌剧院

拜罗伊特歌剧院

 3. 罗马许愿池

罗马许愿池

罗马许愿池3


  07

  洛可可式建筑特征「奢华+繁琐」

  始于法国,是巴洛克末期发展而来,受到了中国艺术中不对称雕花、陶瓷和家具的影响,比巴洛克建筑风格更「奢华和繁琐」,更「精致和女性化」,多为欧洲宫廷等装饰风格,曾风靡整个欧洲,18 世纪中叶后逐渐消失,但此设计思路仍存在于当今的设计界,其风格特征为:

  1. 用色柔和:白色、粉色、金色、粉黄、粉绿等小清新色系。

  2. 曲线浮夸:使用纤巧、细致、浮夸的曲线和不对称装饰,意趣盎然。

                      洛可可式建筑2
                      洛可可式建筑3


  最后,梳理西方各种建筑流派的发展关系如下:

  公元前8~前1世纪,出现欧洲建筑的鼻祖——古希腊建筑,其特征为「三角形门楣+希腊柱」。接着,罗马人征服了希腊后,出现罗马式建筑,其特征为「希腊建筑风格+拱」。然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罗马帝国。东边形成拜占庭式的建筑风格,特征是将罗马式的风格 「拱」上面收个「尖」。公元200年,欧洲哥特部落劫掠罗马,形成哥特式建筑,其特征为「高瘦+尖」。十五世纪,出现文艺复兴式建筑,其特征为「对称+方圆几何形」。17世纪的意大利出现巴洛克式建筑,其特征为「土豪炫耀+新奇+幻觉」。最后,洛可可式建筑始于法国,受到了中国艺术风格影响,其特征为「奢华+繁琐」。


          本文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以下工作人员删除。


本站帮助设计师寻找和对接各类设计资源, 发表设计产业的各类资讯
联系电话/微信:13692222744    投稿邮箱:9285962@qq.com

与我们联系

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站的内容并不反映设第榜之意见及观点,如部分内容因用户自由发表或误传侵犯了权利人的著作权,请及时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