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时间 : 2021年7月23日 17:57浏览 : 来源 : 设计能资讯中心 编辑 : Queenie
匠心独运
接受某种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甚至能够像爱他们自己那样去爱其他动物。
-----“环境伦理之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
由Ennead Architects事务所设计的上海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坐落长江口的一个岛屿上,占地 17.5 公顷。该建筑由Ennead 设计合伙人Thomas Wong 领导,与 Andropogon Landscape Architects 合作,旨在拯救极度濒危物种,并将生物多样性恢复到受污染和先前施工影响困扰的栖息地,同时提高公众意识并鼓励采取行动。
01
从远古游来的鱼
时光回流1944年,辽宁省沈阳印刷厂发行一套鲟类特种邮票,分别是鳇、中华鲟、白鲟、达氏鲟。邮票上的它们形态各异,时而昂首摆尾,时而悠然自得、时而向上游动、时而英姿勃勃。
拥有“活化石”之称的鲟鱼在地球上已生存数亿年,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早三叠世,一直延续至今。 远在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代,我国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属硬骨鱼类鲟形目。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是鱼类的共同祖先----古棘鱼的后裔,距今有一亿四千万年的历史。
韶光似箭2021年,人类迈进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翻开历史画卷,人类的脚步从未停步探索,有很多的希冀愿望需要开拓实现,也有太多的美好景象成为记忆贮存,以及许多令人扼腕的遗憾。
白鲟已功能性灭绝、达氏鲟处极危状态、鳇深陷易危等级、中华鲟面临灭绝难以阻挡。长江白鲟,江中一景,曾是南朝梁文学家、书法理论家庾肩吾笔下《奉使北徐州参丞御诗》的“海鸥时出没,江鲟乍噞喁”,也在魏晋时期文学家张华《轻薄篇》诗中的“玄鹤降浮云,鲟鱼跃中河。”
▼Ennead 中华鲟背景分析
02
千里奋进洄游的鱼
中华鲟是典型溯河洄游性鱼类,江里出生,海里长大,适宜盐度1%~35%水环境生存,遵循自古以来固定不变的航道,游遍天涯始终眷恋母亲河,不管多远都会回归长江,被形象地称为“爱国鱼”。
我国已建立3个中华鲟保护区,即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市级,2002年),江苏省东台市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省级,2000年)、湖北省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国家级,2004年)。
长江口中华鲟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上海市崇明县长江口,距离上海市中心直线距离约78km,包括由崇明东滩已围垦的外围大堤与吴淞标高5米等深线围成的水域。总面积27,600公顷,保护区总面积576平方公里,核心区276平方公里,缓冲区和实验区300平方公里。保护区以中华鲟及其赖以栖息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是中华鲟集中产卵及幼鱼生长的水域,也是其他鱼类洄游的重要通道和索饵产卵的重要场所。
03
与自然和诣共处的建筑语言
作为重新增加数量减少的中华鲟和江豚以公众参与为基础的共同努力,建立对生态保护的民意支持。自然保护区建筑包括一个双功能水族馆和研究设施,一个复杂的计划包括一系列内部和外部水池,用于繁殖和饲养中华鲟和江豚,模仿它们自然迁移到不同大小和盐度的水域,以及专门用于研究和重新融入自然栖息地的设施。通过身临其境的水族馆和展览体验,让游客可以看到该机构的重要工作,让他们直接接触其活动。
▲设计草图
设计师从河流的涟漪表面和长江上游的标志性景观中汲取灵感,一望无际的长江岸边上建筑起伏、流动的上升姿态具有戏剧性,唤起生物形态的解剖学和船只般的方舟,悄然蛰伏在大地。
▼生命研究
▼双功能水族馆
04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
建筑共分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屋顶桥道观察平台,每层有各自功能归属性。内部划分6区域,包括入口大堂、行为生态学池、沉浸式参观体验、高位湿地、餐厅、海水暂养池。
整体化的建筑系统赋予设计无缝式的高度可持续策略,结合交叉层压木材结构系统、地热加热和冷却回路、当地植物群和水生植物的人工湿地以快速固碳以及水族馆水的生物过滤过程,形成一种新的模式环境平衡。
05
出于同源落于同地的共栖
----诺贝尔
无论人类或生物,生命从自然而来,珍惜和善待生命与自然,是自然赋予的权利。景观设计重建整个长江流域的海岸线系统和生态区的多样性,建立起陆地和水生栖息地之间的关键平衡。悬浮的人行道和观景区环绕校园,让游客沉浸在远离上海密集城市核心的完全自然环境中。
▼实体模型
项目名 |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所有者| 上海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建筑设计 | Ennead Design Team
主案设计 | Thomas Wong
设计团队 | Kevin McClurkan、陈昕昉、許懷文、Dominik Sigg、Alan Cation、 Di Chang、
Stefani Fachini、邝薇薇,、李憬君,、David Schneider、 Ursula Trost,、黄泽修
景观顾问 | Andropogon Associates, Ltd.
项目地点 | 中国 上海
项目时间 | 2021
项目规模 | 427,000 平方英尺
项目功能 | 研究实验室、育种设施、展览厅、教学中心、礼堂、员工宿舍
荣获奖项
《Chicago Athenaeum International Distinguished Building Award 2020》
2020芝加哥雅典娜国际杰出建筑奖
《World Architecture News, Future Civic Projects, Silver Award 2020》
世界建筑新闻,未来公民项目,银奖 2020
《AIA Shanghai Design Awards, Citation Award in Unbuilt Architecture 2019》
美国建筑师协会上海设计奖,未建建筑表彰奖 2019
[其他佳作]
▼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罗斯地球与太空中心
本站帮助设计师寻找和对接各类设计资源, 发表设计产业的各类资讯
联系电话/微信:13692222744 投稿邮箱:92859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