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时间 : 2021年8月06日 18:59浏览 : 来源 : 设计能资讯中心 编辑 : Queenie
一隅净土
什么是时间?
--杜冬
大千世界时间循环,万物都像酥油灯一样燃尽一生。人生,一点一点,像蜡烛一样消逝。
--丁真
在四川理塘的藏族小伙丁真的《自然笔记》里,疫情之下在城市生活的我们看到久违的天性与本性。远离城市喧嚣之外的地方,有我们曾经失去或正逐渐消逝的东西。
常听说,人这一生一定要去看两样风景,一是大海,一是西藏。
要在布达拉宫守候一场日出日落,感受世界屋脊的明珠,依山垒砌的庄严肃穆。
要去一次阿里,不到阿里枉至西藏,在茶馆里享受悠闲午后,看各自人生听各种故事。
要去看雪域高原的美丽夜空,赏人世间最宁静的夜,奔心灵最安宁的归宿。
要去米堆冰川感受寒冬,大地被冰雪笼罩却惊艳无比,赋予壮美的自然生命。
要学藏民磕一次等身长头,内心带着虔诚和庄重,感受无比神圣的一瞬间。
日久岁深的建筑
在西藏214国道边上的卡噶木·久支(岗代),位于海拔 3700米的白扎乡(位于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的赞普博物馆,规划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2290平方米,作为囊谦县第一家民办博物馆,也是囊谦县第一家展示地方民族民俗文化艺术的博物馆。
尊重与不妥协的融合
玉树,是藏语译音,意为“遗址”。过去这里海拔高,植物少,人们称其为“树贵如玉”的地方。设计师亼建筑应邀赞普博物馆的委托,为现有500m²的赞普博物馆老馆,打造设计820m²两层新馆的扩建方案。
▲扩建分析图
▲扩建对比示意
▲扩建建筑配套设施
▲扩建施工现场
▲扩建施工过程
一直以来,传统与现代似乎是两道社会难题,建筑更为甚是,如何平衡经常考验着每位设计师。犹如当地的社会变迁,外来文化的涌入与当地文化的丢失,存着矛盾和反差。
▲场地剖面
设计师利用这种矛盾和反差,希望新建筑呈现既尊重传统、又不妥协的姿态,赋予建筑新的生命。老馆与新馆的主要石材都取自当地石材,由藏民和僧人们合力建造。
▲老馆与新馆融合
▲建筑剖面示意
原有石材建造的朴素立面,结合现代玻璃幕墙的通透,满足当代生活的使用需求。传统的藏式风格却去除传统装饰,使传统与当代文化、外来与本土文化,既有冲突又相融合。
玉树的大地就是一块画布,画布上的建筑物无需繁复,每个窗口的取景都是最美风景。穿透建筑的自然光线,加以辅助的人造光,全方位展现艺术作品同时流露人与建筑之间的情感。
建筑、自然、人的对话
悬浮老建筑上的玻璃盒子--禅修中心,占据整个新馆中面积最大的空间。利用老馆的结构预留,面向神山的最佳位置它既是醒目的,又是谦卑的。白天雪山环绕之下,利用对天空的反射禅修中心半消隐于环境之中。夜晚漆黑寂静时,灯火通明的禅修中心是通往西藏214国道边的最明亮灯塔。
通透的落地玻璃,以全景视野直面三座神山,囊谦禅定文化协会定期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人们在禅修中心品禅茶,观禅舞,听禅乐。或于室内静坐,面对延绵的神山冥想,聆听自然,感受景致变化。
项目名称 | 赞普博物馆扩建
项目类型 | 建筑扩建
客户/施工方 | 赞普博物馆
建筑设计 | 亼建筑(Jí Architect)
项目面积 | 820㎡
设计年份 | 2019.4
竣工年份 | 2021.4
现场监制 | 耿阙多嘎、巴丁多杰
项目地址 | 中国 玉树囊谦县
项目摄影 | 王洪跃
亼建筑 | Jí ARCHITECTS
亼建筑(Jí ARCHITECTS)成立于北京,是一家年轻有活力的建筑及室内设计咨询公司,核心团队具有多年在国际事务所担任重要职位的经验和背景。项目涵盖商业,办公,精品酒店,民宿,咖啡馆,博物馆,建筑改造等领域。作品个性鲜明且富有创意,坚持研究与创新,试图发掘每一个项目独特的社会潜能。亼建筑同时关注材料,节点和建造,致力打造严谨独特的设计作品。
部分项目 | Selected Projects
▽ 中关村 联盟大厦
▽ 西双版纳 一日茶亭
END
本站帮助设计师寻找和对接各类设计资源, 发表设计产业的各类资讯
联系电话/微信:13692222744 投稿邮箱:9285962@qq.com